我高中時曾經想當個文藝青年,很認真的看了幾本小說,那時不知道為何居然看了這本約翰葛里遜寫的「鵜鵠檔案」(The pelican brief,翻譯成鵜鵠摘要比較正確),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唸法律,甚至專攻違憲審查的研究。這幾天期末忙完,在HBO又看了一次由這部小說改編的「絕對機密」,所以就寫個介紹吧。
這部片由茱莉亞羅伯茲和丹佐華盛頓主演。故事大意是,有兩個美國大法官在同一天被暗殺了,但聯邦調查局卻對誰是兇手毫無頭緒。一個認真的年輕法學院學生茱莉亞羅伯茲,仔細研究了兩名被害大法官的共通政策傾向,也研究了可能會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的案子,最後寫了個「鵜鵠檔案」,提出可能的兇手人選。
她將這個檔案透過男友(法學院教授),轉交給某個聯邦調查局的朋友,然後再轉交到政府高層。結果,不出兩天,她男友和聯邦調查局的朋友陸續死亡,而她自己也被人追殺,只好開始變裝逃亡。在躲避追殺的過程中,她主動跟專門報導這個案件的名記者丹佐華盛頓聯繫,兩人一起挖掘更多的證據,且一起協助躲過兇手的追殺。
之所以被追殺,證明了「鵜鵠檔案」的內容完全正確。該檔案中,茱莉亞羅伯茲認為,現任美國總統的某個富商朋友,想開發某油田,但因為油田鄰近生態保護區,尤其是瀕臨絕種的鵜鵠的棲息地,而被禁止開發。該案件將於三至五年後進入最高法院受審。為了避免敗訴,該名富商決定提早將立場偏向環保的兩名大法官殺掉,而讓現任總統,也就是他的好友,有機會提名新的兩名立場較保守的大法官。這樣一來,等幾年後該案子進入最高法院,他們勝訴的機率就提高了。
這個故事很諷刺。我一直主張,每個大法官都會有自己的政策偏好,大法官在解釋憲法時,乃受個人偏好的影響,而非乖乖地遵守憲法解釋方法。這個故事的原初構想,也是基於這個想法:把傾環保的大法官殺掉,讓保守派總統提名兩名保守派大法官,就可以決定未來的憲法解釋方向。國內憲法學者不承認這個前提,相對地,美國的法律小說家約翰葛里遜卻透過精彩的故事,將這個問題生動地刻畫出來,這樣還不值得我們好好反省違憲審查這個矛盾的制度嗎?